太阳集团7237网站欢迎您 ! 中文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chinese >> 公司产品 >> 学位点建设 >> 《太阳成集团地球物理学学位授权点2021年度建设报告》太阳集团7237网站
来源:太阳集团7237网站 | 作者:太阳集团7237网站 | 发布日期:2022-04-01 15:46:33;  [关闭窗口]
《太阳成集团地球物理学学位授权点2021年度建设报告》太阳集团7237网站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地球物理学专业1975年创建,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立足云南、服务全国宗旨,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面向全国防震减灾相关领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科学观,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2000年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得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5年在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自主设置地球内部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结合云南地区需求与研究特色,形成4个主要人才培养方向: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学、应用地球物理、地磁与空间物理学。

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20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7名。其中,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省委组织部联系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太阳成集团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并且3名教师荣获年度优秀党员;1名教师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学位点依托多个省级平台,包括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位点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形成了贯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过程监控、培养结果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障系统,着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位点在师德师风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学位点建设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0-2021年度引进副高级职称青年人才4人,团队队伍人数得到极大改善,专职教师职称结构更加合理。近年来多位教师获得省级人才培育项目,一批教师在教学比赛中获得认可;主持建设多门优质课程建设、教材改革建设等项目,2020-2021新增校级教学团队1项、校级优秀课程3门。研究生论文抽检合格率100%,未出现学术不端等现象,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2021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100%;带领员工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全国地球物理学知识竞赛等各类赛事,并取得可喜佳绩,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围绕云南地区地磁异常、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与地震灾害、地震活动前兆信息研究、地震动力学特征、震后自然生态恢复等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较好的成果;高水平科研论文持续产出;研究成果在云南省地震系统业务培训,服务云南本省地震防震减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服务云南的学科区域特色得到明显体现。

二、人才培养

学位点在学懂弄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核心目标。强化课程思政,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思政意识,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加强员工意识形态管理,自觉履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主体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将基层党支部建设同学科团队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的学科团队来组建基层党支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学科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双推进、双提高。实现了一流学科一流党建的有机结合。建成了除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专职的思政队伍外,包括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在内的“专家学者型”思政育人队伍。

学位点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导师责任制综合改革推动下形成了特色化的思政育人模式,探索出以课程、科研与社会实践三位一体为内涵,以五个认同为导向的思政育人模式。严格把关课程教学环节,定期进行课程教学检查。科学制定固体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的分类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毕业生主要在地震局系统工作、科研院所继续深造的特点,在调研地震局系统、科研院所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分别对固体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2020-2021年度,新增校级教学团队1项、校级优秀课程、核心课程建设3门。与用人单位保持交流,实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在校研究生科研成果丰硕,2020-2021年获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取得第四、五届创新杯全国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中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影响突显,学位点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级专门人才,为防震减灾、石油天然气探测、大地测量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为我国地震系统输送了大量人才,大批毕业生投身于西部、边疆地区,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毕业生讲奉献,有担当,扎根基层,服务边疆,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一些毕业生扎根云南,到德宏、临沧等地区担任地震监测台值班人员,为西部地区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奉献;一些毕业生到边疆地区,如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青海地震台,从事石油野外勘察工作、地震监测工作等,辛勤工作,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毕业生到部队担任军官,用生命保卫与戍守边疆。2021年,研究生招生12人,毕业生人数9人,学位授予人数9人,毕业生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100%

学位点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学科对人才培养支撑作用明显。健全制度、强化落实。严格规范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严格落实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对员工进行分流。加强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健全处置学术不端有效机制,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写作发表、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性。2020-2021年研究生论文抽检合格率100%,未出现学术不端等现象。学位点依托多个省级平台,包括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引进多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充实导师队伍。鼓励、资助员工论文发表、参加学术会议。不断加大投入,为学位点提供物力、智力保障。在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添置一批科研仪器,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1600万元。研究生奖助学金覆盖率不断提高,2020-2021年度受资助各类奖学金63项,累计26万元。

三、团队队伍

学位点建立健全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机制,形成了一支新时代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服务云南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基于有效规范的管理和教师自觉的践行践诺行为,本学科确立并健全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机制,打造了一支新时代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服务云南的高质量专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胡家富教授获聘教育部地球物理学类教指委委员,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徐彦教授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解朝娣副教授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荣获年度优秀党员和优秀班主任称号。

团队队伍建设成效显著,2020-2021年度引进副高级职称青年人才4人,原有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1人,专职教师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团队队伍人才培养力量得到极大改善。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20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讲师7名。其中,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省委组织部联系专家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太阳成集团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并且3名教师荣获年度优秀党员;1名教师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学位点团队队伍建设重视学缘结构的合理发展,团队队伍中既有来自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员,也有具有地质学、天文学等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缘结构合理。团队队伍中87%来自于外校,具有海外经历的占38.7%。现有8位兼职导师来自中科院、中国地震局等;中科院院士、研究员定期为本专业员工授课,新增1位院士为名家名师讲学计划特聘教师。学位点专任教师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坚持以员工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引导员工开展创新创业、全国地球物理学知识竞赛等各类赛事,并取得可喜佳绩,大幅提升了员工承担科研项目、产出科研成果、开展双创和科研竞赛、社会实践等的成效。

四、科学研究

结合云南地区防震减灾科研需求及学科点在我国防震减灾相关领域培养了大批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科研人才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了学校学科优势和太阳成集团处于国家地震科学实验场主体地区的区位优势,特色方向明确,学术生态持续优化。近年来,围绕云南地区地磁异常、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与地震灾害、地震活动前兆信息研究、地震动力学特征、震后自然生态恢复等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较好的成果;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即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学、应用地球物理和地磁与空间物理学,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产出,2020-2021年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2020-2021年主持纵向科研经费237万元,横向科研经费42万元。多年来,对云南省的1000多个重要工程项目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成果在云南省地震系统业务培训、服务云南本省地震防震减灾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学科区域特色得到明显体现。

五、服务社会

我国西部地区是全球现代地壳运动和强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之一,面对十分严重的地震灾害和日趋严峻的震情形势,学位点充分借助区位优势,依托学科创新能力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我国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做出积极贡献:

1、学位点与地震局多部门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防震减灾、地震预测预报、空间天气灾害预报、地震台站布设及观测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连续多年承担多个省份地震系统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工作,显著提高了地震预报与监测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更好地发挥了地震科技服务政府决策和抗震救灾工作功能。

3、多年来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机场、轨道交通、道路桥梁等工程场址及周围的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地质环境评价、断裂活动性鉴定、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等工作,在地方重大工程建设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力地保障了重大工程建设。

六、不足与短板

1、学科高水平教学及科研平台、团队支撑不足,需要进一步发挥学科方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和现有团队队伍培养力度,积极打造高水平科教学及科研平台、团队。

2、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任教师及在校研究生国际化交流,进一步发挥本学科团队队伍中有国外经历青年教师的优势,牵线搭桥,促进教师及在校研究生国际化交流。

3、科研成果产出需要持续发力,继续围绕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与地震灾害、云南地区地磁异常、地震活动前兆信息研究、地震动力学特征、震后自然生态恢复等特色研究方向,取得高水平成果。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太阳集团7237(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太阳成集团呈贡校区,
   太阳集团7237网站, 电话:0871-65033733,邮编:650500,Kunming 650500, China,ICP备案号:滇ICP备12004993号